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

最新:pvc的加工技术_PVC制品的生产工艺

2023-06-29 16:07:37 来源:互联网

hello大家好,我是城乡经济网小晟来为大家解答以上问题,pvc的加工技术(PVC制品的生产工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部分:PVC加工工艺简述,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pvc的加工技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资料图)

pvc的加工技术

第一部分:

PVC加工工艺简述

PVC的实际加工分为六部分,这六部分缺一不可,这六部分没有说那一部分重要那一部分不重要,对于PVC产品来说是同等重要的,这六部分主要分为以下:

1、原材料的作用(包括原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机械性能及在PVC当中的作用);

2、PVC的配方;

1、协同反应的配方:两种原材料放在一起在配方中能起到三种、四种、五种等作用,效率明显增高。

2、加合反应:两种原材料放在一起效率没有增高也没有降低。

3、对抗反应:两种原材料放在一起添加到配方中它的效率不但没增高反而降低,相当于一种或者低于一种的效果,所以它的效果明显降低,实际上对抗反应就是一种化学反应,按照最粗略得讲就是化学中的酸碱反应;

3、混料工艺:就是把配方所做成的原材料放到一个装置中加温混合;

4、挤出机的结构及挤出工艺;

5、模具;

6、员工的操作技术及责任感。

以上六部分是脱离不开的,脱离任何一部分产品都不会做好,不要忽略任何部分,技术不懂不会,好产品照样做坏,相反的技术好了,对于不是很好的配方也可做到极善完美。责任感就是人为的部分。这六部分同等重要,在PVC加工中配方占了一个产品的30~40%,挤出机的结构和挤出工艺占25%,混料工艺占20%,员工的操作技术和职能也占了10~15%

第二部分:挤出机的结构和挤出工艺:

1、挤出机的结构

挤出机是由电动机(即驱动装置),减速箱(减速器),分配箱,机筒、螺杆(机筒螺杆是一部分),加热冷却装置,电控装置组成。挤出机结构的核心部分是机筒和螺杆,其它的都是辅助装置,但没有这些装置也不行,这些装置属于固定的易损件。物料及混合好的干粉料,通过喂料机设到一定的转速向机筒的料槽里进行推进,这个料就自然推到机筒螺杆中。

2、挤出机机筒螺杆各部的作用:

一区(预塑化区):在整台挤出机的电控加热和挤出过程中一区的作用是相当最重要的,

它比其它区都重要,它承担的任务包括:

1、干粉料压实,剪切,定量向前输送

2、提前预塑化的一个过程,如果在一区预塑化没有达到,那么整台机器的塑化度就达不到,在整台挤出机当中(除去模具以为),一区的温度是最高的,是温度的最高点。

若一区没有达到预塑化会出现以下情况:

1、主机排气孔冒料,

2、电流明显变大

3、产品非常脆。

二区(塑化区):在这个区当中,把一区传递过来的干粉料通过一区的预塑化已压成块

状,随着螺杆的转动,把压实的块状物向前输送到达二区,在这个区螺铃的结构发生变化,

螺铃变到4~5mm厚而且产生了9~11圈的螺旋,并且两端是断开,所以第二区就完全达到标准塑化度的90%以上。因为螺铃里面还有好多小槽,就达到了搅拌的目的,所以整体来

说二区达到了塑化的90%以上。若物料在一区没有达到预塑化,那么将会对二区产生不良

影响:

1、干粉料不塑化、

2、挤掉螺铃。二区的温度设置应比一区低1~2℃或和一区相等,具体要根据挤出机的塑化能力来设置,若挤出机的塑化能力较好,该区温度可以低于一区1~2℃,若挤出机的塑化能力不好,该区温度应和一区相等

四区(定量输送挤出区):该区不承担一点塑化任务,若物料塑化相当好,在该区可以看到,

螺杆漂浮于挤出机机筒的中心上旋转。所以挤出机四区的任务是把塑化好的熔体定量的向前输送,若该区承担塑化能力,对挤出机危害作用是非常大的。四区的温度应该低于三区,两区温度差别5~6℃,最大不超过8℃。从以上来看挤出机的温度是由高到低的,一区温度是最高的,绝对不允许由低向高,也绝对不允许是平的。但总的来说一区和四区的温度差不能超过20℃。

3、合流芯的作用:

1、两只螺杆挤出的熔体物料达到合流、熔接。

2、塑化度的微调装置。

3、通过合流芯的传感器测出熔体压力、熔体温度可以判断塑化度。塑化度的微调装置的作用:当塑化度稍稍有点低或塑化度稍稍有点高时,就可以不用去考虑挤出机的其它问题,可以通过降低或升高合流芯的温度来调整塑化度。降低合流芯的温度增加塑化度,提高合流芯的温度降低塑化度。塑化不良就指塑化还差一点,微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若挤出机四区的温度是170℃,合流芯的温度就可以设置成160℃或180℃,合流芯的温度不可以高于或低于四区10℃以上,因此合流芯的温度应以四区为标准上下10℃之内调整。

4、模头的作用就是产出合格产品。

这里我们在阐述一下降低合流芯的温度增加塑化度,升高合流芯的温度反而降低塑化度,我们PVC高分子材料它有一个特性,温度越高,流动性越快,但是不是无限度的,例如一个方管材,有四个区加热,若左面流动慢、出料比较少,将这边加加温,流动性立马就增加,所以说越是加温,物体的流动性、挤出量就越快,为什么加温物体的流动性就快,是因为没有阻力了,很顺畅的挤出了,实际上我们可以把合流芯看做一个阀门,当我们的水的阀门完全打开的时候,水很顺畅的往下流,当阀门打开一半或完全关闭时,水就不流或流的很少,我们就把合流芯当做水的一个阀门,温度低的时候就等于把阀门关上一会,就是这种道理。通过来调整合流芯的温度来提高一定的塑化度,但是他不是完全的,用它来提高塑化度微量很小。塑化不良不是代表不塑化,是指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当有塑化不良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把合流芯的温度往下调,下调以后是不是塑化就良了,物料的流动就慢了,产生一个压力,产生压力的结果就是增加了塑化度。

第三部分:塑化度

1、塑化度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PVC产品的性能与塑化度息息相关,塑化度不良,制品发脆,力学性能不能达到要求;塑化度过高,制品会出现黄线,力学性能也不合格,塑化度在PVC制品的加工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1、当塑化度60%时,拉伸强度最高;

2、当塑化度65%时,冲击强度最高;

3、当塑化度70%,断裂伸长率最高;

对于生产给水用管材的物料塑化度为60-65%为最宜。因为在这范围内它能体现拉伸强

度和冲击强度两个性能。

2、温度对塑化度的影响:

高分子材料在低于80℃时不能成熔体,呈玻璃态,处于玻璃态的物料即硬又脆,在玻璃态下材料不能加工;随着温度的升高到160℃时物料处于高弹态,但在该区域物料还是无法流动,只能使物料变软、粘弹性增加;真正能达到PVC熔体加工的、而且有流动性的,温度应在160-200℃之间,但是对于任何稳定剂,在温度高于200℃时,长期受热,物料又分解了,

所以在控制塑化度时,温度只能控制在160-200℃之间。在这40℃的温差范围内,PVC的温度设置在170-180℃之间时,塑化较好。

3、提高塑化度的方法:

1、通过提高机身和螺杆的温度。

2、待螺杆转速正常时,提高喂料机的喂料速度来提高塑化度

3、在挤出机额定转速和满足喂料的情况下,提高挤出机的转速。

4、给干粉料一个良好的熟化期(12—48h)

熟化期的作用:

1、消除静电、减少污染

2、增加表观密度

3、提高塑化度

4、低分子聚合分散均匀,防止挤出不稳定。

5、通过降低合流芯的温度来提高部分塑化度。

4、如何判断塑化度:

1、通过主机电流判定塑化度以(65/132生产线为例,主机电流以46-52A为宜,我公司因为是低钙产品,以45-50A为宜。前提是:螺杆转速16~22r/min,喂料充满并与螺杆转速相匹配,温度设定与螺杆转速及主机电流相匹配);

2、通过主机真空排气孔观察物料的塑化度(即物料在螺杆螺棱螺槽中间充满60%以上,螺棱凹槽中粉料呈豆腐渣状态且凹槽底部物料被压平);

3、通过模具口模的熔体物料的粘弹性来判定塑化度(该方法较为适用于刚开机时);

4、通过合流芯的熔体压力及熔体温度来判定塑化度(其缺点为若仪表失灵或合流芯传感器被焦料糊死等因素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第四部分:扩口工艺选择

对于PVC管材扩口,一般采用扩口温度为245±5℃,无论管材壁厚多少,扩口温度一般不能超过250℃,因为扩口加热需缓慢使管材受热均匀,以消除应力,使产品质量良好,故扩口加热时间根据壁厚不同而变化,同时也与环境温度有关,内外部加热温度相差不能超过10℃。

第五部分:PVC管材挤出模具结构及工艺设定(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过渡段作用:固定芯棒支架,固定分流锥,压缩总面积的作用(口模成型面积和过渡段截面积的设计作用);

压缩段作用:将物料由厚压缩到薄,增加其密实度;增加流动性及压力;

平直段的作用:平直段长度不够会造成离模膨胀现象,同时也影响管材爆破压力实验、

低温落锤实验、扁平实验、拉伸实验均不合格;平直段长度=口模壁厚*30-40倍。

挤出模具材料:2Cr13、3Cr13(其硬度一般为30-32),2Cr2W8,45#钢(其缺点为使用前表面需镀Cr,易变形)连接段温度设定较合流芯高5-10℃;预成型段较连接段温度高5℃左右;过渡段温度设定一般为175-178℃,不高于180℃;压缩段温度较过渡段高2-3℃;口模较压缩段温度高5-8℃,口模甚至可高于挤出机一区温度。

第六部分:挤出模具的几个关键参数

压缩比:

口模成型的截面积总和与预成型段的截面积总和之比就叫做压缩比。

一般来讲,

对于管材来说,压缩比取1:2.5-5倍之间,根据制品的性能要求有所不同。

平直段长度:一般为壁厚的25-40倍,这和原料中钙粉的添加量有关系,钙粉添加量高的平直段长度取低值也就是25-30倍;钙粉添加量低的,则取高值,即35-40倍。

模具的平直段长度和制品的几种力学性能(爆破压力、拉伸强度、扁平强度和冲击强度)有直接的关系。

模具的压缩比和平直段长度要匹配,

模具的压缩角也要合适(一般压缩角为11-12度),一般来说一个挤出机最多只能配有三套模具。芯棒长度要长于口模5-10mm,这是为了防止制品出现塌腔,芯棒最好能通风冷却,这样可解决内腔过热,防止内外温度不一样,产生应力。

第七部分:原材料

纯的聚氯乙烯(PVC)树脂属于一类强极性聚合物,其分子间作用力较大,从而导致了PVC软化温度和熔融温度较高,一般需要160~210℃才能加工。另外PVC分子内含有的取代氯基容易导致PVC树脂脱氯化氢反应,从而引起PVC的降解反应,所以PVC对热极不稳定,温度升高会大大促进PVC脱HCL反应,纯PVC在120℃时就开始脱HCL反应,从而导致了PVC降解。鉴于上述两个方面的缺陷, PVC在加工中需要加入助剂,以便能够制得各种满足人们需要的软、硬、透明、电绝缘良好、发泡等制品。在选择助剂的品种和用量时,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物理—化学性能、流动性能、成型性能,最终确立理想的配方。另外,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加工途径,我们也需要对树脂的型号做出选择。不同型号的PVC树脂和各种助剂的配搭组合方式,就是我们常说的PVC配方设计了。那具体怎样进行具体的配方设计呢?下面将通过对各原辅料的选择加以阐述的方式加以说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裨益。

一、树脂的选择

工业上常用粘度或K值表示平均分子量(或平均聚合度)。树脂的分子量和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有关。分子量越高,制品的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弹性模量越高,但树脂熔体的流动性与可塑性下降。同时,合成工艺不同,导致了树脂的形态也有差异,我们常见的是悬浮法生产的疏松型树脂,俗称SG树脂,其组织疏松,表面形状不规则,断面输送多孔呈网状。因此,SG型树脂吸收增塑剂快,塑化速度快。悬浮法树脂的主要用途见下表。乳液法树脂宜作PVC糊,生产人造革。

悬浮法PVC树脂型号及主要用途

型号 级别 主要用途

SG1 一级A 高级电绝缘材料

SG2 一级A 电绝缘材料、薄膜

一级B、二级 一般软制品

SG3 一级A 电绝缘材料、农用薄膜、人造革表面膜

一级B、二级 全塑凉鞋

SG4 一级A 工业和民用薄膜

一级B、二级 软管、人造革、高强度管材

SG5 一级A 透明制品

一级B、二级 硬管、硬片、单丝、导管、型材

SG6 一级A 唱片、透明片

一级B、二级 硬板、焊条、纤维

SG7 一级A 瓶子、透明片

一级B、二级 硬质注塑管件、过氯乙烯树脂

二、增塑剂体系

增塑剂的加入,可以降低PVC分子链间的作用力,使PVC塑料的玻璃化温度、流动温度与所含微晶的熔点均降低,增塑剂可提高树脂的可塑性,使制品柔软、耐低温性能好。

增塑剂在10份以下时对机械强度的影响不明显,当加5份左右的增塑剂时,机械强度反而最高,是所谓反增塑现象。一般认为,反增塑现象是加入少量增塑剂后,大分子链活动能力增大,使分子有序化产生微晶的效应。加少量的增塑剂的硬制品,其冲击强度反而比没有加时小,但加大到一定剂量后,其冲击强度就随用量的增大而增大,满足普适规律了。此外,增加增塑剂,制品的耐热性和耐腐蚀性均有下降,每增加一份增塑剂,马丁耐热下降2~3。因此,一般硬制品不加增塑剂或少加增塑剂。有时为了提高加工流动性才加入几份增塑剂。 而软制品则需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剂,增塑剂量越大,制品就越柔软。

增塑剂的种类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直链酯类、环氧类、磷酸酯类等,就其综合性能看,DOP是一个较好的品种,可用于各种PVC制品配方中,直链酯类如DOS属耐寒增塑剂,长用于农膜中,它与PVC相容性不好,一般以不超过8份为宜,环氧类增塑剂除耐寒性好以外,还具有耐热、耐光性,尤其与金属皂类稳定剂并用时有协同效应,环氧增塑剂一般用量为3~5份。电线、电缆制品需具有阻燃性,且应选用电性能相对优良的增塑剂。PVC本身具有阻燃性,但经增塑后的软制品大多易燃,为使软PVC制品具有阻燃性,应加入阻燃增塑剂如磷酸酯及氯化石蜡,这两类增塑剂的电性能也较其他增塑剂优良,但随增塑剂用量增加,电性能总体呈下降趋势。对用于无毒用途的PVC制品,应采用无毒增塑剂如环氧大豆油等。至于增塑剂总量,应根据对制品的柔软程度要求及用途、工艺及使用环境不同而不同。一般压延工艺生产PVC薄膜,增塑剂总用量在50份左右。吹塑薄膜略低些,一般在45~50份。

三、稳定剂体系

PVC在高温下加工,极易放出HCL,形成不稳定的聚烯结构。同时,HCL具有自催化作用,会使PVC进一步降解。另外,如果有氧存在或有铁、铝、锌、锡、铜和镉等离子存在,都会对PVC降解起催化作用,加速其老化。因此塑料将出现各种不良现象,如变色、变形、龟裂、机械强度下降、电绝缘性能下降、发脆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配方中必须加入稳定剂,尤其热稳定剂更是必不可少。PVC用的稳定剂包括热稳定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和螯合剂。配方设计时根据制品使用要求和加工工艺要求选用不同品种,不同数量的稳定剂。

(一)热稳定剂 热稳定剂必须能够捕捉PVC树脂放出的具有自催化作用的HCL,或是能够与PVC树脂产生的不稳定聚烯结构起加成反映,以阻止或减轻PVC树脂的分解。一般在配方中选用的热稳定剂的特点、功能与制品的要求来考虑。例如:

铅盐稳定剂主要用在硬制品中。铅盐类稳定剂具有热稳定剂好、电性能优异,价廉等特点。但是其毒性较大,易污染制品,只能生产不透明制品。近年来复合稳定剂大量出现,单组分的稳定剂已有被取代的危险。复合稳定剂的特点是专用性强,污染小,加工企业配料简便等优点。但由于无统一的标准,所以各家的复合稳定剂差异很大。

钡镉类稳定剂是性能较好的一类热稳定剂。在PVC农膜中使用较广。通常是钡镉锌和有机亚磷酸酯及抗氧剂并用。

钙锌类稳定剂可作为无毒稳定剂,用在食品包装与医疗器械、药品包装,但其稳定性相对教低,钙类稳定剂用量大时透明度差,易喷霜。钙锌类稳定剂一般多用多元醇和抗氧剂来提高其性能,最近已经国内已经有用于硬质管材的钙锌复合稳定剂出现。

有机锡类热稳定剂性能较好,是用于PVC硬制品与透明制品的较好品种,尤其辛基锡几乎成为无毒包装制品不可缺少的稳定剂,但其价格较贵。

环氧类稳定剂通常作为辅助稳定剂。这类稳定剂与钡镉钙锌类稳定剂并用时能提高光与热的稳定性,其缺点是易渗出。作辅助稳定剂的还有多元醇,有机亚磷酸酯类能。

近年来还出现了稀土类稳定剂和水滑石系稳定剂,稀土类稳定剂主要特点是加工性能优良,而水滑石则是无毒稳定剂。

(二)抗氧剂 PVC制品在加工使用过程中,因受热、紫外线的作用发生氧化,其氧化降解与产生游离基有关。主抗氧剂是链断裂终止剂或称游离基消除剂。其主要作用是与游离基结合,形成稳定的化合物,使连锁反应终止,PVC用主抗氧剂一般是双酚A。还有辅助抗氧剂或过氧化氢分解剂,PVC辅助抗氧剂为亚磷酸三苯酯与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主辅抗氧剂并用可发挥协同作用。

(三)紫外线吸收剂 在户外使用的PVC制品,因受到它敏感波长范围的紫外线照射,PVC分子成激发态,或其化学键被破坏,引起游离基链式反应,促使PVC降解与老化。为了提高抗紫外线的能力,常加入紫外线吸收剂。PVC常用的紫外线吸收剂有三嗪-5、UV-9、UV-326、TBS、BAD、OBS。三嗪-5效果最好,但因呈黄色使薄膜略带黄色,加入少量酞菁蓝可以改善。在PVC农膜中常用UV-9,一般用量0.2~0.5份。属水杨酸类的TBS、BAD与OBS作用温和,与抗氧剂配合使用,会得到很好的耐老化效果。对于非透明制品,一般通过添加遮光的金红石型钛白粉来改善耐候性,这时如果再添加紫外线吸收剂,则需要很大用量,不十分合算。

(四)螯合剂 在PVC塑料稳定体系中,常加入的亚磷酸酯类不仅是辅助抗氧剂,而且也起螯合剂的作用。它能与促使PVC脱HCL的有害金属离子生成金属络和物。常用的亚磷酸酯类有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与亚磷酸二苯辛酯。在PVC农膜中,一般用量为0.5~1份,单独用时初期易着色,热稳定性也不好,一般与金属皂类并用。

四 、加工助剂ACR

加工助剂的作用:

降低PVC熔体粘度,促进塑化,增加流动性,增加熔体粘弹性和强度,使制品表面光泽度提升。低钙螺杆超过6份钙便不塑化,只能用较好的加工助剂来弥补设备缺陷。

ACR分低粘度高粘度,低粘度产品一般作为普通加工助剂使用,高粘度产品可以作为发泡调节剂使用。再次推荐淄博新国风新材料公司TG系列产品,具有很高的性价比。

五、润滑剂

润滑剂的作用在于减少聚合物和设备之间的摩擦力,以及聚合物分子链之间的内摩擦。前者称为外润滑作用,后者称为内润滑作用。具有外润滑作用的如硅油、石蜡等,具有内润滑作用的如单甘酯,硬脂醇及酯类等。至于金属皂类,则二者兼有。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内外润滑的说法只是我们的一种习惯称谓,并没有明显的界限,有些润滑剂在不同的条件起不同的作用,如硬脂酸,在低温或少量的时候,能起内润滑作用,但当温度升高或用量增加时,它的外润滑作用就逐渐占优势了,还有一个特例是硬脂酸钙,它单独使用时作外润滑剂,但当它和硬铅及石蜡等并用时就成了促进塑化的内润滑剂了。

在硬质PVC塑料中,润滑剂过量会导致强度降低,也影响工艺操作。对于注射制品会产生脱皮现象,尤其是在浇口附近会产生剥层现象。对注射制品,硬脂酸和石蜡总用量一般为0.5~1份:挤出制品一般不超过1份。

在软制品配方中,润滑剂用量太多,会起霜并影响制品的强度及高频焊接和印刷性。而润滑剂太少则会粘辊,对吹塑薄膜而言,润滑剂太少会粘住口模,易使塑料在模内焦化。同时,为了改善吹膜的发粘现象,宜加入少量的内润滑剂单甘酯。生产PVC软制品时,润滑剂加入量一般小于1份。

透明制品一般使用内润滑60和外润滑74,淄博新国风新材料有限公司的产品,性能比较优越,尤其是60,广泛应用于透明片发泡板材等产品,不惜出,内滑性能优异。

五、填充料

在PVC中加入某些无机填料作为增量剂,以降低成本,同时提高某些物理机械性能(如硬度、热变形温度、尺寸稳定性与降低收缩率),增加电绝缘性和耐燃性。近年来,将无机填料纳米化,并将它运用到塑料中成为改性剂一直是研究热点,并已经有了部分研究成果如纳米碳酸钙增韧增强PVC,这其中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将纳米产品均匀分散于塑料中。

在硬质挤压成型过程中,PVC制品一般的填料为碳酸钙和硫酸钡。对注塑制品,要求有较好的流动性和韧性,一般宜用钛白粉和碳酸钙。硬质制品的填料量在10份以内对制品的性能影响不大,近年来大家为了降低成本,使劲添加填料,这对制品的性能是不利的。

在软制品方面,加入适量的填料,会使薄膜具有手感很好的弹性,光面干燥而不显光亮,并有耐热压性高和永久形变小等优点。在软制品配方常用到滑石粉、硫酸钡、碳酸钙、钛白粉与陶土等填料。其中滑石粉对透明性影响较小。生产薄膜是,填料用量可达3份,多了影响性能。同时要注意填料细度,否则易形成僵块,使塑料断裂。在普通附层级电缆中主要添加碳酸钙;绝缘级电缆附层中加入煅烧陶土,可以提高塑料耐热性和电绝缘性。此外,三氧化二锑也可作为填料加入软制品中,以提高制品耐燃性。

六、着色剂

用于PVC塑料的着色剂主要是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PVC塑料对颜料的要求较高,如耐加工时高温,不受HCL影响,加工中无迁移,耐光等。常用的有

(一)红色主要是可溶性偶氮颜料、镉红无机颜料、氧化铁红颜料、酞菁红等;

(二)黄色主要有铬黄、镉黄和荧光黄等;

(三)兰色主要有酞菁蓝

(四)绿色主要为酞菁绿;

(五)白色主要用钛白粉;

(六)紫色主要是塑料紫RL;

(七)黑色主要是碳黑。

另外,荧光增白剂用于增白,金粉、银粉用于彩色印花,珠光粉使塑料具有珍珠般散光。

七、发泡剂

PVC用的发泡剂主要是ADC发泡剂和偶氮二异丁腈及无机发泡剂。另外,铅盐和镉盐也有助发泡作用,可使AC发泡剂的分解温度降到150~180℃左右。发泡剂的用量根据发泡倍率而定。

八、阻燃剂

用于建材、电气、汽车、飞机的塑料,均要求有阻燃性。一般含卤素、锑、硼、磷、氮等化合物均有阻燃作用,可作阻燃剂。

硬质PVC塑料由于含氯量高,本身具有阻燃性,对于PVC电缆、装饰墙壁及塑料帏布掺入阻燃剂,可增加其耐火焰性。常用氯化石蜡、三氧化二锑(2~5份)、磷酸酯等阻燃剂。磷酸酯类和含氯增塑剂也有阻燃性。

本文就为大家讲解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

相关阅读

Copyright   2015-2022 太平洋技术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22016495号-17   联系邮箱:93 96 74 66 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