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丨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成功之道——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宋志平|环球热头条
河南日报记者 栾姗
宋志平有一座企业思想的“百草园”,这与他的职业生涯密切相关。他被称为“双料董事长”,曾经同时出任两家世界500强企业——中国建筑材料集团、中国医药集团的董事长;也被称为“双料会长”,退休后受邀出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的会长。
(相关资料图)
知与行合一,从“运动员”到“教练员”的角色转换,让他悟出诸多企业的成功之道。4月3日,受省政府国资委“中原国资讲堂”邀请,宋志平娓娓讲述河南深入实施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中,省管企业应如何通过战略、创新、企业家精神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构筑企业独特的“护城河”和“防火墙”。
选择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道德经》中老子一直强调“不做什么”,全球著名投资家沃伦·巴菲特在“少”与“慢”中得出“不做”的减法哲学,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乔布斯直言“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企业战略的本质是选择,选择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宋志平说。
有什么做什么是以资源为导向,缺什么找什么是以目标为导向。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相比,安全性不高但容量高,宁德时代主攻提升三元锂电池安全性,最终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单晶硅与多晶硅相比,转化率高但成本更高,隆基绿能选择高端金刚线切割和异质结技术,使单晶硅成本降低60%、转化率提升26%,成为光伏行业的领军者。
“不做”的企业,会做选择题。宋志平聊起两家头部企业,颇有感触地说,“有些卓越的企业之所以会没落、消亡,往往是因为机遇太多而不是机遇太少,想做的太多,不做的太少。”
颠覆式创新,既造矛又造盾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是创新。
科学家创新是探索无尽的前沿,企业家创新是创造更多的财富,从实验室到流水线的技术创新是连接两者的桥梁。宋志平认为,国有企业是重大创新的承担者和引领者,要勇挑重担、敢打头阵,加快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改变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强劲动能。
大企业不容易产生颠覆性创新技术,往往是因为大企业总用过去成功的经验,来处理未来遇到的问题。不能让研究汽油车的人去做电动车,就像诺基亚公司看不透苹果公司用电脑思维造手机的“叛逆”一样,因为靠原有业务部门搞颠覆性创新是很难的。宋志平说,颠覆性创新是一个“自相矛盾”的过程。如何既造“矛”又造“盾”呢?企业最好把颠覆性创新的部分独立出来,成立新部门,和原有业务分开。
企业家主要能力是发现机会
国有企业有没有企业家?这个问题备受争论。宋志平认为国有企业有企业家,他们要以“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浙商“四千精神”,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企业家是可遇不可求的稀缺资源,特点是创新并承担责任,和企业大小、所有制、人的性格无关。宋志平辩证看待企业家的标准,他说,如果一个企业领导者不愿意创新也不愿意承担责任,可能只是企业负责人、管理者,不一定是企业家;但如果一个国有企业领导者有创新意识,并勇于承担责任,这就是企业家。企业家本身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主要能力是发现机会。
关键词: